汉字“毋”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标准读音,即 wú(第二声),其含义均围绕“禁止”或“否定”展开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⭐ 1. 标准读音与字义
读音:唯一规范读音为 wú(音同“无”),常见于所有权威字典(如《说文解字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)。
核心含义:
表示禁止:相当于“不要”“不可以”,如“宁缺毋滥”(宁可缺少,也不要降低标准凑数)、“毋妄言”(不要乱说话)。
表示否定:相当于“不”,如“毋庸”(不必)、“毋宁”(不如)。
姓氏用字:作为罕见姓氏时也读 wú(如唐代将领毋昭裔)。
⚠️ 2. 常见误读辨析
误读为 wù:常与“勿”(wù)混淆,例如将“毋庸置疑”(wú yōng zhì yí)误读为“wù yōng zhì yí”。实际上,“毋”与“勿”虽同表禁止,但读音不同,且“毋庸置疑”为固定成语,不可替换为“勿”。
误读为 wū:因字形近似“母”(mǔ),部分人误推读音为 wū,但无依据。
📚 3. 字形与演变
字形区别:
毋:中间为“一撇”(笔顺:竖折→横折钩→撇→横)。
母:中间为“两点”。
来源:由“母”字分化而来,古时二字同源,后为区分禁止含义而加一撇。
📌 4. 现代应用与例词
成语与固定搭配:
毋庸置疑(wú yōng zhì yí):事实明确,无需怀疑。
宁缺毋滥(nìng quē wú làn):强调质量重于数量。
毋忘在莒(wú wàng zài jǔ):典故性短语,意为不忘根本。
古典用法:古代文献如《论语》《诗经》中,“毋”表禁止(如“毋不敬”)。
毋仅有一个标准读音:wú,所有含义(禁止、否定、姓氏)均统一发音。
误读(wù/wū)需纠正,尤其注意与“勿”“母”的区分。
其否定含义在成语和书面语中仍广泛使用,是汉语中重要的否定副词之一。
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文字演变或姓氏案例,可参考历史文献及姓氏研究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