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卦的问题 否卦是什么意思

小编

否卦是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二卦,卦象为 上乾(天)下坤(地),象征“天地不交、万物不通”的闭塞状态。以下从卦象内涵、爻辞解析及哲学启示三方面综合分析:

一、卦象与核心象征

1. 结构解析

主卦为坤(地),客卦为乾(天),形成“坤下乾上”之象。天本应下降阳气,地本应上升阴气,但否卦中二者相背而行,阴阳隔绝,故曰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”。

代号0:7:主方(坤)阴柔被动,客方(乾)阳刚主动,主方受客方压制,处于劣势。

2. 卦辞释义

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”

“匪人”指强权者或外部压力,“不利君子贞”意为君子不宜固执守旧;“大往小来”象征付出多而收获少,大势已去、小势渐生。

强调在闭塞时期需隐忍待机,避免正面冲突。

二、爻辞动态与应对策略

否卦六爻揭示从“否塞”到“倾否”的渐进转机:

1. 初六:“拔茅茹,以其汇”

以茅草根系相连喻团结,主方需低调聚合力量,守正待时。

2. 六二:“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”

小人逢迎得利,君子则需隐忍(“大人否”),以柔克刚。

3. 六三:“包羞”

忍辱负重,位不当而受制于人。

4. 九四:“有命无咎,畴离祉”

奉行天命(客方指令),借势分利,化被动为主动。

5. 九五:“休否,大人吉;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”

转折点出现,“休否”即闭塞将止;但需居安思危(“其亡其亡”),如系于桑树般稳固根基。

6. 上九:“倾否,先否后喜”

否卦的问题  否卦是什么意思

否极泰来,闭塞倾覆,终得亨通。

三、哲学内涵与生存智慧

1. 韬光养晦,顺应天道

君子当“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”(《象传》),收敛锋芒,以俭德避祸,不追求显禄。

2. 否极泰来的转化观

否卦与泰卦(第十一卦)互为综卦,揭示“物极必反”规律。闭塞至极必转向通达,但需人为推动时机。

3. 忧患意识与动态平衡

孔子释九五爻:“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”,强调居安思危的警觉性。

四、现代启示

个人层面:逆境中需内守柔韧、外顺时势,积蓄力量以待转机。

组织/社会层面:沟通断裂导致系统僵化时,需调整结构,打破“上下不交”的隔阂。

心理韧性:接受“否”为自然周期,培养在低谷中保持希望的能力。

否卦超越吉凶判断,提供了一套应对逆境的逻辑: 认清闭塞本质→退守蓄力→伺机突破,其动态平衡的宇宙观至今仍是个人与社会生存的重要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