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宝钗在《红楼梦》中创作的诗词,集中体现了她“含蓄浑厚”的审美观与“随分从时”的处世哲学。以下依据原著回目及内容,分类整理其代表性作品:
一、咏物抒怀类
1. 《咏白海棠》(第三十七回)
原文节选:
> 珍重芳姿昼掩门,自携手瓮灌苔盆。
> 胭脂洗出秋阶影,冰雪招来露砌魂。
> 淡极始知花更艳,愁多焉得玉无痕。
> 欲偿白帝凭清洁,不语婷婷日又昏。
解析:以白海棠自喻“淡极始艳”的品格,强调含蓄内敛之美,尾联“不语婷婷”暗合其端庄持重的性格。
2. 《画菊》(第三十八回)
原文节选:
> 诗余戏笔不知狂,岂是丹青费较量。
> 聚叶泼成千点墨,攒花染出几痕霜。
> 淡浓神会风前影,跳脱秋生腕底香。
解析:借画菊展现艺术造诣,“跳脱秋生腕底香”以通感手法凸显画技高超,尾句“粘屏慰重阳”隐含孤寂心境。
3. 《临江仙·柳絮》(第七十回)
原文节选:
> 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……
> 韶华休笑本无根,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
解析:一反柳絮飘零的悲戚传统,以“上青云”抒写积极进取的志向,是其处世哲学的集中体现。
二、应制颂圣类
1. 《凝晖钟瑞》(第十八回,元妃省亲题咏)
原文节选:
> 芳园筑向帝城西,华日祥云笼罩奇。
> 高柳喜迁莺出谷,修篁时待凤来仪……
> 睿藻仙才盈彩笔,自惭何敢再为辞?
解析:以“华日祥云”喻皇恩,借“莺迁凤仪”颂元春尊荣,尾联谦辞中暗含对权贵的攀附心态。
三、讽喻寄托类
1. 《螃蟹咏》(第三十八回)
原文节选:
> 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
> 酒未敌腥还用菊,性防积冷定须姜。
解析:讥讽世人如螃蟹“横行无经纬”,以“黑黄”暗喻心机深沉,展现其敏锐洞察力。
2. 《忆菊》(第三十八回)
原文节选:
> 怅望西风抱闷思,蓼红苇白断肠时……
> 谁怜我为黄花病,慰语重阳会有期。
解析:以菊忆人,“断肠”“闷思”流露罕见哀情,末句“慰语重阳”强作豁达,折射隐忍性格。
四、诗词中的性格映射
儒家正统思想:应制诗《凝晖钟瑞》的颂圣句式、咏物诗中对“淡极而艳”的推崇,均体现其恪守礼教的价值观。
现实主义倾向:柳絮词“好风凭借力”与螃蟹咏的讽世,揭示其务实进取的生存智慧。
矛盾情感:菊诗中“断肠”“慰重阳”的对比,暴露端庄表象下的孤独感,与柳絮词的昂扬形成张力。
> 注:以上诗词均引自《红楼梦》脂评本,解析结合曹雪芹对宝钗“山中高士晶莹雪”的判词定位。更多作品可查阅原著第三十七至三十八回(海棠社、菊花社)、第七十回(柳絮词)及第十八回(大观园题咏)。